【信息时报】接受上腹多器官移植联合肾移植手术后 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2020-12-07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俊 通讯员 潘曼琪 彭福祥)“以后不用依赖胰岛素和透析活着了,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12月7日,受乙肝肝硬化、严重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困扰10多年的丁叔激动地说道,这些年辗转深圳及广州各个医院求医,经过多方打听,于今年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的团队。据悉,何晓顺教授采用了同期上腹部多器官联合肾移植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困扰丁叔多年的疾病难题。

专家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通讯员供图
饱受疾病困扰十余年
在中山一院找到“最佳方案”
据丁叔介绍,大约12年前,他患上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生活质量明显受到了影响。走遍了深圳及广州的各大医院,尝试了药物、血液透析、胰岛素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病情没有缓解,反而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还出现过消化道出血,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
深圳及广州的很多医院都建议他行肝移植和肾移植治疗,但由于涉及器官较多,移植难度较大,丁叔迟迟不敢下定决心。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丁叔的情绪也变得日益焦虑,家人也心急如焚,接近崩溃的边缘。
经深圳市人民医院林建伟医生介绍,丁叔了解到了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何晓顺教授团队,他们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可以同时解决严重的肝病和糖尿病。怀着一线希望,丁叔从深圳来到广州,经鞠卫强副主任医师评估后收入院进行和检查评估,然后做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何晓顺教授组织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讨论,邀请了包括本科室肾移植团队,肾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共同为丁叔制定个性化的移植治疗方案。
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丁叔的肝脏已经明显缩小,合并严重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也十分明显,如果不及时进行肝移植,随时可能再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他的双侧肾脏也基本萎缩,合并双侧肾结石,虽然规律血液透析,但检验结果提示血肌酐仍高达1000 umol/L以上(正常值为80-120 umol/L),肾移植治疗也是合适的适应症;丁叔每日的胰岛素用量达40单位,还出现了眼底视网膜病变,胰腺的功能所剩无几。考虑到本中心多器官移植的优势,胰腺移植也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何晓顺教授表示,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联合肾移植手术,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多个器官同时进行移植,无论手术难度,还是围术期的管理,术后抗排斥方案的调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案。
肝脏、胰腺、十二指肠、肾脏,这么多的器官同时移植,无论在手术技术、麻醉技术、重症监护技术等方面都是新的挑战,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手术方案最终达成了。
随后,团队为丁叔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调整胰岛素及血液透析方案治疗,调整好术前的基本情况。经过一个月的等待,在COTRS系统(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成果匹配下,丁叔终于迎来了手术机会。

专家团队询问患者术后情况。通讯员供图
高难度手术完成
个体化术后治疗助成功康复
个体化术后治疗助成功康复
按照何晓顺教授的部署,先进行上腹部多器官移植,然后再进行肾移植。这台手术配备了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5位教授、多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博士研究生,麻醉科及手术室也配备了精兵强将,轮番上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首先,鞠卫强副主任医师及陈茂根副主任医师进行了多器官(肝、胰腺及十二指肠)的获取及修整,包括多余组织等去除,血管的修复以及器官的整体保存;而邓荣海副主任医师则进行了供肾的获取及修整。
随后对丁叔进行手术,在术中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维持,麻醉科马务迪及海冰寒医师等的密切监护,以及手术室器械及巡回护士的配合下,何晓顺教授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病肝的切除以及移植肝及胰腺十二指肠的植入。与普通肝移植的植入不同,多器官移植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
在何晓顺教授的指导下,鞠卫强副主任医师带领陈茂根副主任医师,陈志涛、郭义文医生等通力合作,仅耗时5小时就完成了病肝的切除以及上腹部多器官的移植,在开放血流后,新肝及胰腺随即恢复正常的颜色。
在病情平稳后,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长希教授及邓荣海副主任医师进行肾移植,2小时就完成了异位右肾移植。在开放血流不久,尿液随即从输尿管流出。整个手术仅耗时7小时,麻醉师团队寸步不离,保障了手术过程的顺利。随后,丁叔转回重症医学科,在蔡常洁教授团队高度重视下进行监护治疗。
手术顺利完成,但团队一刻也不敢放松。何晓顺教授深知,术后监护和康复也是对整个器官移植团队非常重要的考验。“严密观察,细致护理,多学科合作,灵活调整治疗方案”是团队制定的总治疗方针。
术后排斥反应、感染、血管并发症等,都是术后康复中整个团队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术后4周的时间,器官移植科医护团队通过督促丁叔早期下床活动、心理疏导、指导饮食加强营养等,精心地照料和护理。丁叔的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就达到了正常,肌酐在术后3周也降到了正常,术后3天就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从术后卧床到无需陪护搀扶自主下床活动。从深受疾病困扰到恢复健康,丁叔与医护团队携手顺利渡过了术后康复这一关。
“中山一院新技术救了我的命!”渡过术后康复关后,丁叔的愁眉终于舒展开来。与术前严重肝功能恶化,需要依赖大剂量胰岛素以及频繁的血液透析治疗相比,丁叔已经恢复日常生活,终于可以不再“以医院为家”了。
报道链接:http://wap.xxsb.com/content/2020-12/07/content_129474.html
报道日期:2020-12-07
报道日期:2020-12-07